4月10日下午,我校2001级校友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、四川大学教授彭星辰重返母校,在新蒲校区人文楼学术报告厅为学生带来题为《一名遵医杰出校友二十年的学习与成长经历》的专题讲座,活动由学生工作部(处)主办。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陈永正出席并对彭星辰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,激励在场学生向优秀校友学习。讲座吸引400余名学生参加,现场互动热烈。

成长叙事:临床与科研的螺旋上升
彭星辰教授以“白大褂到实验服”为线索,回顾从我校临床医学本科、四川大学肿瘤学硕士博士到独立带领研发团队的成长历程。特别强调:“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,往往就是最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”,分享了其团队针对鼻咽癌靶向EBV的新药研发的研究思路,通过发现临床难题、解决瓶颈问题、开展学术研究、转化临床试验等过程,成功突破了鼻咽癌靶向治疗的关键技术,研究成果被美国、巴西等多国指南引用。下一步,团队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靶向药物,为进一步增强鼻咽癌创新药物研发水平做出积极贡献。

讲座中,彭星辰教授用大量临床案例和科研故事将复杂的医学研究娓娓道来,不仅传授专业知识,更分享科研心得和人生智慧。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、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,以及对母校的深厚感情,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,为医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。

师生互动:薪火相传的问答时刻
自由提问环节,彭星辰教授针对学生关注的科研与考研问题倾囊相授。他建议低年级学生从“临床数据整理”切入,主动联系导师加入课题,强调“科研思维比成果更重要”;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建立自己的“临床问题库”,加强自我分析、自我总结的能力。

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经验分享,更彰显了优秀校友对在校学生的深远影响。彭星辰教授的成长轨迹,为医学生提供了“临床+科研”双发展的鲜活范本,深深激励着在场学子。为持续发挥校友的榜样力量,我校将进一步深化校友联络机制,开放实习与联合培养机会,通过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,让校友资源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。(图文:吴虞娱,一审:刘承亮,二审:上官腾飞,三审:杨清玉、李均)